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

龍應台 - 大江大海 1949

1949,說起西元總有些不習慣,不過就是民國38年吧?可惜民國38年只有台灣島的居民還看得懂,所以順應潮流,就說1949吧。小源問我,為什麼書名叫做1949,那年我知道,是國民黨政權完全退出大陸的年代,我會記得當然不是因為國中歷史學得好,而是我的父執輩也是大江大海的那年來台灣的。

書一開頭,龍應台說,這是寫給兒子飛利浦看的,是飛利浦給他的作業。多麼奇怪啊,兒子居然主動了解母親的過去,於是龍開始研究自己的父母輩的歷史。讀到這裡,我是愧咎的,如同龍應台一般,我未曾費心了解父母的過去,總覺得那不合時宜的講古多麼的無趣,幸好龍應台早一步提醒了我這一點,而我不致於像龍一樣,是在父親身歿,母親失憶後才想追尋源頭。

故事開始於淳安古城的應姓女子,一路逃難到了高雄港停駐,終和龍姓丈夫會合,因為落腳台灣,所以生下的女孩,取出生地名叫做 - 龍應台,一如許多有著類似命運的陳港生,王台生一樣。

不只自己的故事,龍應台總共寫了73個故事,每個人在時代中,因為某一刻的選擇,或是身不由己的,被命運推動。有被拉伕的詩人管管,逃難輾轉在香港出生的馬英九,或者目睹228的蕭萬長:大江大海一九四九/一支香

書的前半,大多述說國民黨不想提,而共產黨視為勝利的內戰點滴;以撤退的失敗者的角度,生命究竟可以呈現何種姿態?龍應台在人命數字和公里數間以筆扮演參與者的眼睛告訴讀者,原來,生命可以如何大量的消逝,也可以在顛沛流離,不斷的磨耗下,在歷史巨大的洪流中,不由自己的生命依舊散發光芒。

前些天,拜訪了一位朋友的母親,認識十年的球友,卻是在朋友服兵役遠行,才因公事拜訪。一坐,從下午三點半,聊到七點半。席間,也提到大江大海一書,伯母正巧也是那年來台的。我說,我大概翻了一半,正巧是將軍民載送來台灣的橋段,書很好看。伯母卻說,她沒辦法一次讀太多,讀了就想哭。

但若是以為,大江大海不過就是細數這些外省的,名人的前塵舊事,那也太小看龍應台的眼界。她提到二次世界大戰德軍包圍列寧格勒,原本不到兩個月糧食的城市,死守了900日,保守估計餓死了64萬人。其中,有一個叫坦妮雅的小女孩的日記,記載了親人們相繼死亡,當只剩下母親與坦妮雅的時候,母親甚至可以從坦妮雅的眼睛看見慾望,因為如果母親死了,坦妮雅就可以多吃到一份糧食,日記的最後:只剩下坦妮雅;然而談妮雅自己並沒有活到戰爭結束。

被圍困的人民被饑荒折磨,然而圍城的德軍呢?龍應台找到埃德沃的家書,參與列寧格勒戰役的士兵,在冬雪與壕溝之間,無盡溫柔的寫家書想念妻兒。戰爭沒有勝利者,損失的都是無數的人生。場景轉回台灣,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幾年,日本開始募集台灣人當軍伕,耳熟能詳的雨夜花被改成『榮譽的軍伕』成為招募軍人的宣傳歌,這故事正是前年在國父紀年館上演的『四月望雨』-台灣音樂之父 鄧雨賢 的故事。

投入戰爭的軍伕,有的負責後勤補給,有的成為俘虜營的獄卒,看守的不僅是太平洋戰爭的西方人,也有從大陸押解來做苦工的中國人。在俘虜營作文書工作的台灣軍伕,在戰爭結束後被判刑十年,與日籍將領同罪。而當年堅不屈服的中國官員,在戰後被供奉為黨國義士,卻在政權轉移後完全被歷史遺忘。你說,戰爭真的會有任何勝利者嗎?

上個月剛從馬祖回來,在西莒田沃村的那晚,正好有文化局的專員找田沃村的老人家進行口述歷史的探訪。1949那時已是國共內戰的尾聲,一夕之間,原本舢板只要半小時船程的馬祖和大陸,卻分隔了五十年。剛開放時,有人回家探望母親,卻要搭船到南竿,坐飛機到台北,再從台北到桃園,桃園到香港,再轉機進大陸。短短的半個小時距離,卻變成不眠不休的二十多小時,不過和五十年相較,好像又不算什麼了。


不可諱言,龍應台是我很喜歡的作家。我看的第一本書是野火集,約莫是她出版十年以後吧?當時讀軍校的我初讀這樣反思的大感驚異,一面問自己,我怎麼還留在這裡?呼吸到自由空氣之後,陸陸續續的看了龍女士幾本書,前些日子整理舊書,找到了百年思索,印象中讀過的有面對大海的時候看世紀末向你走來。龍應台的筆觸堅定而富感染力,與陳文茜富戲劇性的華麗文采相較,說理嚴明文氣平正的龍文對我而言似乎更具省思和影響力。

1949的紀錄片也將上映,表姊訂了DVD,等看完,再說看看心得吧。在大時代的洪流裡,所有人在其中載浮載沉,大江大海沒有複雜的論述,只是報導那時代不被宣揚,默默隱忍的傷痛。這是對戰爭中前人的關懷,而非什麼毒水猛獸的政治論述。這些內容,是第一次在我小小的眼界裡具份量的報導出來,況且作者的文筆也好,是本不看可惜的好書。




1 則留言:

Artang 提到...

這本一出版就被它的主題所吸引,
關於國府連連失利撤守台灣,
以往兩岸雙方無不指責對方如何不是,
一邊說要反攻,一邊說要解放,
無論如何去詮釋那樣的對峙,
就在那一年大時代下的小人物已經被迫做了選擇。

以往我所知悉的,都是黨國教育所賦予的解讀,
可能為了平衡「大陸失竊」的心理,
古寧頭大捷、一江山戰役、南日島戰役、九三砲戰等等,
於反覆的在小島上不斷被提起,
但鮮少有對那個動亂時代下的小人物做如此廣的紀錄文學,很值得一讀。